护航舰的制造需要依次完成图纸获取、资源收集、生产线建设、舰船组装四个核心步骤。护航舰作为舰队中承担防护与支援职能的轻型战舰,其制造流程虽不复杂,但需严格遵循游戏内科技树与资源管理规则。玩家需通过任务、活动或商店购买等途径获取目标护航舰的专属蓝图,这是制造的前提条件。不同稀有度的护航舰图纸获取难度差异显著,例如静海级导弹护卫舰的脉冲型图纸仅能通过特定活动解锁。
完成图纸获取后,需系统性地收集金属、晶体、重氢等建造材料。资源可通过开采行星、击败NPC舰队或完成日常任务获得,其中高级护航舰如云海级防空护卫舰需消耗8470金属、700晶体及120重氢。资源种类与数量需严格匹配蓝图要求,建议提前规划采集路线以提高效率。部分特殊材料如电子干扰模块需通过参与联盟战争或高难度副本获取,这类资源往往成为制造进程的关键瓶颈。
生产基地的工业设施是护航舰制造的物理基础。玩家需在星际基地中建设并升级舰船生产线,军事港口等级直接影响可生产的护航舰类型与数量。例如制造雷里亚特级鱼雷护卫舰需提前解锁驱逐舰船坞设备,而生产线数量则决定同时制造舰船的上限。生产过程中可投入加速道具缩短建造时间,静海级基础型的1020秒建造时长可通过技术研发缩减至800秒左右。生产线布局需兼顾效率与扩展性,为后期制造更高级舰船预留升级空间。
最终组装阶段需在生产界面选择已解锁的护航舰蓝图,系统将自动校验材料与生产线状态。成功启动建造后,舰船将进入队列等待交付,可通过战术模拟系统预览其性能参数。制造完成的护航舰需编入舰队测试实战表现,例如红宝石级离子炮型需通过5-7次战斗校准才能达到最佳状态。部分护航舰如蜂巢守卫者需依赖航母搭载才能发挥全部战力,这种协同作战需求应在制造前期就纳入规划。
通过技术值分配可提升特定系统性能,例如云海级优先强化无人机命中与伤害模块,装甲系统则推荐物理抗性与附加装甲组合。每次升级消耗的技术值可通过蓝图研究或战斗积累,建议集中资源培养3-4艘核心护航舰形成梯次防御体系。制造流程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策略性选择,从初始的图纸获取到最终的战术部署,需要玩家持续优化资源配比与科技研发路线。